校友工作就是为大学立命
教育的产品就是校友,校友与母校同命运、共荣辱,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友工作就是为大学立命。
校友组织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以班级、地区校友会(俱乐部)和行业校友会为基础,打造全方位、多层次、高频率的校友联系网络。
校友工作需要“五出”之人,即出力、出资、出招、出场和出山。还要在“五出”基础上再加“一出”——出世。大家要抱着“出世”的心态,即以非功利或去功利的纯粹之心,才能做好校友会工作这一“入世”之事。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校友工作的成功经验,就能做好校友工作。
校友,是一所大学的尺度,无论多少指标,都没有用校友丈量精准;校友,是一所大学的品牌,古今中外,大学从来都是因她哺育的杰出人物而熠熠生辉;校友,是一所大学的命,校友怎样,母校便怎样,校友们在各方面的表现,决定了社会对一所大学的印象,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校友的精神品质和行为习惯是一所大学的集体人格。校友与母校同命运、共荣辱,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友工作就是为大学立命。世界一流大学对校友工作都非常重视,校友工作典范也大多出自世界一流大学。大学校友会作为校友工作的主要部门,关乎校友工作的成败,笔者以校友会的使命为基点,从校友组织建设、校友活动开展、新媒体平台搭建和校友工作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探讨大学校友会的建设。
/ 校友会的使命 /
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一个组织不是由它的名字、章程和管理条例来定义,而是由它的使命来定义。组织只有具备了明确的使命,才能制定明确和现实的目标。组织使命是组织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与价值追求。一方面,它是组织存在理由的宣言;另一方面,它是组织的价值设计,反映和体现组织的宗旨、核心价值观和未来方向,组织使命是组织生存的基石。
世界一流大学校友会都有自己的使命。哈佛校友会的使命是在世界范围内保持并强化同校友社区的紧密联系、维持并增强校友社区的活力,提升哈佛大学的福利(welfare)、在哈佛大学和她的校友之间建立一个互利的合作关系。耶鲁大学校友会的使命是维护耶鲁大学的声誉,专注校友志愿者领导能力培养和服务精神,使耶鲁校友有能力影响他们周围的世界,有能力改变耶鲁和他们生活的社区。麻省理工大学校友会认为,他们的使命是保持同校友的联系(Keeping Alumni Connected),通过提供各种服务和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加强母校和校友以及校友之间的联系。普林斯顿大学校友会的使命是以互惠互利的方式吸引尽可能多的校友关注普林斯顿大学,并支持有助于实现普林斯顿大学目标的校友倡议。清华大学校友会的使命是联络校友、服务校友、回馈母校。浙江大学校友会的使命是凝聚校友、服务母校、回馈社会。台湾新竹交通大学校友会的使命是创造能被交大校友利用的价值。
从以上这些使命的陈述看出,维护和加强母校同校友之间以及校友同校友之间的联系是基础,促进校友和母校的共同发展是目的,校友事业发展和校友回馈母校是结果。为达成校友会的使命,校友组织建设、校友活动开展、新媒体平台搭建和校友工作队伍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 校友组织建设 /
绝大多数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提供服务的校友都超过十万人,只靠大学校友会提供服务是不可能的。比如,美国知名的大学校友会,工作人员都数以百计,但远远不能满足服务校友的需要,各级校友组织的建设仍然是校友会的主要任务。在美国知名大学,班级、校友俱乐部、共同兴趣团体和共同身份团体是校友组织的主要形式。哈佛大学有200 多个校友俱乐部,40多个共同兴趣团体(Shared Interest Group)。耶鲁大学有170多个校友俱乐部,32个共同兴趣团体,24个共同身份团体(比如耶鲁黑人校友协会、耶鲁亚裔校友协会等)。班级作为最基本和最有凝聚力的校友组织,是校友组织建设的立足点。国内大学校友组织的主要形式是班级、地区校友会、行业校友会和专业学位同学会(MBA同学会、EMBA 同学会等),历史悠久的国内知名大学在国内外的地区校友会数量大都在100上下,基本覆盖国内省份城市、北美主要城市和欧洲主要国家的首都。行业校友会建设差距较大,一般大学的行业校友会数量都不超过10个,但在各地区校友会往往设有行业分会,便于本地同行业校友之间互动交流。
对各级校友组织,使命同样重要。尤其是地区校友会,一些地区校友会没有明确的使命,缺乏安身立命的根本,导致校友会本身不具有生命力,更不具有吸引力,一旦几个核心人员有变动,校友会就名存实亡,甚至一些原已注册成立的地区校友会年检不合格,失去合法资格。对比美国知名大学和国内知名大学的校友工作,美国知名大学更加关注校友的兴趣和身份,围绕校友的兴趣和身份建立校友组织,吸引校友参加由校友组织举办的各种校友活动,密切同母校的联系。国内知名大学更加关注校友的事业发展,尤其是1981年以后毕业的校友,他们不再满足感情联络式的校友聚会,而是希望通过校友聚会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期待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有所帮助。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地区校友会的使命是“传播母校发展成就,扩大母校社会影响力,搭建沟通母校桥梁,支持母校创建世界一流。相互扶持,共同发展”。
校友组织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以班级、地区校友会(俱乐部)和行业校友会为基础,打造全方位、多层次、高频率的校友联系网络,加强母校同校友间以及校友相互之间的联系,促进校友和母校事业发展。
/ 校友活动开展 /
如果说校友组织建设是起点,那么校友活动的开展是关键,校友活动开展情况体现一个校友会的生命力。开展校友活动要有主题,大中型校友活动一定要彰显一所大学的人才培养水平和优良传统,力求起到凝聚校友、宣传母校的作用,小型校友活动以校友兴趣为主,开展文娱、体育和各种经验交流活动。校友活动千万不能让校友感觉是:吃一些不干不净的饭、花一些不明不白的钱、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
以校友为主体可以举办班级聚会,各级校友组织的会员大会或年会,以及各种小范围的校友聚会。哈佛、耶鲁等世界著名大学都倡议每5年举办一次班级聚会(class reunion),国内著名大学一般都是每10年举办一次班级聚会,但也有一些毕业时间比较长(超过20年)的班级,班级聚会比较频繁,个别班级每年都举办一次班级聚会。地区校友会的会员大会或年会,每年一次,在彰显母校人才培养水平和优良传统、宣传母校的同时,主要为广大校友提供一个相识相聚的联情联谊交流平台,以便校友进一步互动,相互扶持、共同发展。除此之外,地区校友会开展欢迎到当地工作的新校友和欢送从当地考入母校的新同学活动也非常有意义,对新校友,让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尽早加入到校友会中来,可以在学长们中寻求帮助,感受学长们的关怀,融入当地生活;对新同学,在他们还没入学之前,通过校友会这个平台,安排刚毕业的校友给他们介绍大学生活,他们可以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做好准备。行业校友会活动的专业性比较强,一般通过论坛、讲座的形式探讨行业前沿和当前关注的问题,活动次数可根据需要而定。其它校友组织的活动可根据会员需要,灵活机动地安排。
以学校为主体可以举办校友返校日、校友讲座、校友论坛、校友企业招聘等活动。校友返校日,美国一般称为校友日(Alumni day),是国内外大学都非常重视的校友活动,主要邀请毕业秩年(10周年、20周年……)校友返校,当然也欢迎其它各届校友返校。在美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一些大学,校友日不仅邀请校友返校,也欢迎校友带亲属一起回母校。在校友返校日,学校组织志愿者,为校友们安排丰富多彩的节目和活动,让校友们高高兴兴来,开开心心走。此外,在学校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大庆典场合,邀请校友回母校演讲;为大学的讲座论坛邀请校友作为演讲嘉宾;聘请校友担任在校学生的职业导师;组织校友企业回母校招聘等活动,都是密切校友同母校的联系,加深校友对母校感情,展现校友回报母校的主要形式,是开展大学校友工作必须重视的途径。
世界一流大学的特色校友活动也是值得重视和借鉴的。耶鲁大学校友会自1980年以来开展的校友游学项目(educational travel programs),充分利用耶鲁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每年吸引数以千计的校友参加。密西根大学举办的为期一周的“密西根人(Michigania)”野营活动,内容有密西根大学老师讲课、实践学习、体育、戏剧、音乐和一些面向家庭的活动,每年吸引数万名校友(包括校友亲属)参加。台湾新竹交通大学校友会的校友高级经理人培训班,每年邀请上市公司的总经理校友担任讲师,至今已开办十三期,培训了近3千名校友企业家,这些校友企业家是新竹交大校友会和各种校友活动的主要赞助者。清华大学校友总会2006年启动的校友励学金项目,至2011年底校友捐赠总额8048万元,发放2853万元,资助学生6005人次。
/ 新媒体平台搭建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日新月异,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QQ、MSN、飞信等即时通讯工具,人人网、 Linkedin等社交网站为各级校友组织和广大校友的互动交流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同时也给校友工作带来了挑战。引导、管理和最终权限的控制都是搭建新媒体平台是要考虑的问题。
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校友会都建立了功能强大的信息发布和交流平台,尽可能满足校友沟通交流的需要。对校友会不能提供的信息交流平台,进行认证备案,并在大学或大学校友会的权威媒体发布经校友总会认证的微博、QQ群等互动交流平台信息。校友会拥有对备案的信息发布或交流平台的最终控制权,比如,各级校友组织的QQ群,应该由校友会的工作QQ号建立,群主权限应该控制在校友会,各级校友组织指派管理团队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
在措施到位的情况下,要鼓励各级校友组织用好微博、微信、飞信、QQ群、Linkedin等几乎无成本的新媒体平台,拓展沟通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上海交通大学校友会每月在QQ群中召开地区校友会会长秘书长会议,讨论大家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取得很好的效果。
/ 校友工作队伍建设 /
校友工作队伍建设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任何一所大学的校友会,都不可能雇佣全职人员做所有的工作,或者说大部分工作。很多校友工作要依靠校友来做,鼓励校友为校友服务是校友工作的不二法门。校友工作志愿者的发现和培训是校友工作队伍建设的关键,分管校友工作的徐飞副校长多次指出,校友工作需要“五出” (出力、出资、出招、出场、出山)之人。一是出力人:各级校友组织的正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理事、干事等工作团队,工作时间较灵活或休闲暇时间较宽裕的校友,以及热爱校友工作的中青年校友和志愿者;二是出资人:为校友会的发展提供宝贵资金、资源、活动场地的热心校友;三是出招人:校友工作不仅需要辛勤付出,还需要智慧贡献,需要金点子和创新思路,需要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那些擅长活动策划和筹资经验丰富的校友是出招的当然人选;四是出场人:正处于事业上升期或鼎盛期的工作繁重、时间忙碌且具有高影响力的年富力强校友,他们在重要活动、大型活动拨冗出场,就是对校友工作的最大支持;出场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校友们都应尽可能地主动参加各级各类各地、形式多样的校友会活动,大家的出场、出席,就是对“重在参与”的最好践行。五是出山人:担任各级校友组织顾问、名誉会长、对母校情感深厚的德高望重的杰出校友及社会贤达、名流、高人。徐校长进一步指出,还要在“五出”基础上再加“一出”——出世。大家要抱着 “出世”的心态,即以非功利或去功利的纯粹之心,才能做好校友会工作这一“入世”之事。
对各知名大学来说,班级联络人、年级联络人和各级校友组织的理事,数以千计,他们是校友工作志愿者队伍的骨干力量,做好他们的工作是做好校友工作的关键。比如,耶鲁大学校友会2012-2017年的战略规划是“耶鲁大使在行动(Yale Ambassadors in Action)”,其主要目的是聚焦能扩大耶鲁大学影响力的项目,提高校友志愿者领导力,使校友志愿者成为耶鲁故事的传播者和耶鲁形象的宣传者,成为耶鲁在世界各地的“大使”。
如果把校友工作志愿者和校友会工作人员看成一个整体,校友会工作人员的结构不是传统组织的梯队结构。校友会主要需要两类人,一类是能力较强的人,他们富有激情,能调动各级校友组织负责人的积极性;他们善于谋划,能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层次、不同地区校友需求策划有吸引力的校友活动;他们擅长沟通协调,能团结一切力量做工作。一类是做日常工作的人,他们的职责是为校友会和各级校友组织的负责人做具体工作,按流程和规范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即可。
校友工作是一项心灵工程,面对数十万校友,做好校友工作是一项艰巨任务,但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只要借鉴世界一流大学校友工作的成功经验,做好基础工作,找到突破口,假以时日,世界一流大学校友会能做到的事,我们就能做到!
作者:杨升荣,上海交大发展联络处副处长,博士,高级工程师。2003年至今,在上海交大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上海交大发展联络处工作,先后负责校友网、校友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和校友工作。1994年上海交大应用数学系硕士毕业后留校,在上海交大管理信息中心工作,先后担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1995年,建立了上海交大第一个主页。1997年4月至2000年3月,在上海交大网络信息中心工作,任高级工程师,负责校园网建设和网络运行的具体工作。2000年3月至2003年在新加坡工作,先后任ThatWeb公司高级工程师、技术支持经理,德国全球货运公司新加坡分公司(Schenker Singapore Pte. Ltd. )科技资讯部部门经理。